◆《“悬挂的果实”与“隐身的小鸟”——从《序曲》的两个片段谈华兹华斯的视听意识》,《文艺争鸣》(CSSCI),2025年第9期。
◆《柯勒律治会话诗中的沉思特征与哲学对话》,《文艺争鸣》(CSSCI),2023年第12期。
◆《古典新潮与激进传统的汇流——论威廉·布莱克的早期创作“四季诗”》,《文艺争鸣》(CSSCI),2022年第12期。
◆《从〈夜晚的溪流,潺潺不息〉看华兹华斯的借鉴与化用》,《文艺争鸣》(CSSCI),2021年第12期。
◆《超越爱情童话——安徒生〈海的女儿〉的文学传统与作家创作》,《文艺争鸣》(CSSCI),2019年第1期。
◆《场景、摹仿与方法——从奥尔巴赫〈摹仿论〉的视觉艺术特征谈起》,《文艺争鸣》(CSSCI),2017年第7期。
◆《遥相应和的“风”——庄子〈逍遥游〉与布莱克〈咏春〉的一种比较》,《文艺争鸣》(CSSCI),2016年第10期。
◆《纠葛于“创造”的玛丽·雪莱与〈弗兰肯斯坦〉》,《作家》,2012年第9期。
◆《如何理解英国浪漫主义小说刍议》,《文艺争鸣》(CSSCI),2012年第9期。
◆《〈诺桑觉寺〉的理想婚姻之辨》,《社会科学战线》(CSSCI),2012年第9期。
◆《从〈诺桑觉寺〉看简·奥斯丁关于“创作”的三重焦虑》,《作家》,2012年第8期。
◆《“舞台”上的修道院——论M·G·刘易斯的〈僧侣〉对戏剧的仿拟》,《吉林师范大学学报》,2012年第7期。
◆《中西浪漫主义内在化的两种选择——以〈庄子〉和〈弗兰肯斯坦〉为例》,《齐鲁学刊》(CSSCI),2011年第11期。
◆《重构普罗米修斯神话——再读〈弗兰肯斯坦〉》,《社会科学战线》(CSSCI),2011年第11期。